琢玉人卢伟是一名老苏州,1988年毕业于苏州市工艺美术技工学校,长期从事传统工艺及玉雕工作,现为苏州市玉石雕刻行业协会常务理事,苏州市玉石雕刻行业协会平江分会副会长,中国和田玉爱好者联盟副会长,2015年获第五届“苏州民间工艺家”称号。

卢伟的作品《业开千秋》获得了2017年苏州子冈杯金奖,这已经是他连续第四年获得该奖项。

卢伟 林珉 和田墨玉籽料《业开千秋》

“玉”留沧桑岁月痕

今年,卢伟想延续2014年作品《守业》的风格,但不同的地方在于《业开千秋》是一扇“毛糙”却大气的门。

如果把《守业》这件作品比作秀美的少女,那么《业开千秋》则有一种沧桑大叔的感觉。卢伟说,自己还是更喜欢有岁月痕迹的东西。《守业》还是做得太精细了,缺乏沧桑感。

《业开千秋》就像是在苏州古村落某间老房子中的一扇门,斑驳的门板,现出铜绿的门锁,这正卢伟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年纪越大越怀旧,时常回忆起以前的事情。小时候我也没条件留下照片,现在只能靠回忆,再用玉雕这种形式留住这样的记忆吧。”

卢伟 林珉 和田墨玉籽料《业开千秋》

在去年子冈杯结束后,卢伟很快就有了新构思。一开始只是决定做一把锁,但究竟是怎样的一把锁,最终是在卢伟一步步摸索中、一次次灵感找寻中才慢慢浮现。这便是《业开千秋》的模样。

整件作品的制作历时5个月左右,从5月26日一直到10月底,打磨、配好底座才算全部完成。期间,卢伟也并不是一气呵成构想出成品设计的,而是利用各种零散的休息时间思考,怎样的设计才能更好得实现沧桑感与苏州文化精致细腻的结合。

卢伟 林珉 和田墨玉籽料《业开千秋》

为了找寻灵感,卢伟去过很多博物馆,看过一些古旧工艺品,所以我们总能从卢伟的作品里看出一丝仿古的味道。但卢伟也希望将当代的元素和审美情趣融合进去,能够让人一看便知这件作品是在当今这个时代被创造出来的。

墨玉“铜锁”扣家门 福满天下

《业开千秋》属于仿古件玉雕作品,仿的是清朝至民国时期的老物件。卢伟选了一块和田玉籽料——墨碧,来表现局部的“铜皮门上锁”。

虽然是仿古件,却又掺入了器皿件的元素,《业开千秋》融合了器皿件与仿古件两者的工艺。它整体的造型像一扇微开的木门,“铜皮门把”上斜挂着一把精致的门锁。

卢伟 林珉 和田墨玉籽料《业开千秋》

这把锁便是卢伟小时候常常见到的物件。古时的手艺人对待家用物品通常也愿意耐下性子来雕琢。卢伟讲起汉唐、康乾盛世时的历史,他说,那时的中国,国力强盛,工艺品发展也十分兴盛,所以很多精美绝伦的文物工艺品很多都出自那些朝代。

卢伟喜欢沧桑感,但也不忘作为玉雕工艺品的精致细腻。他将“铜锁”掏空,作成薄胎,再运用了镂空工艺,使得原本厚重的“铜锁”有了晶莹剔透的观感。在灯光的照射下,“铜锁”透出墨绿色的光晕。

“铜锁”上雕刻的是仿古牡丹纹,这是一种中国传统纹饰,寓意吉祥富贵。另外,链接门环和门板的“铜皮”上还雕有一圈百福纹,寓意“福临门”,和“铜锁”上的福字一同祝愿着祖国大业的千秋万代。

玉雕木纹 实是而非

《业开千秋》中的木头门板以及墨碧上的木纹雕刻,是卢伟经过再三考虑设计的。原本的“铜锁”并没有计划镶嵌在这样一块老木头上,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来源于卢伟的生活经历以及偶发的灵感。

卢伟 林珉 和田墨玉籽料《业开千秋》

门板和底座门槛是一块来源于老宅子里的废弃木料,卢伟从网上把它淘回来,再加工做成底座。仔细看,你会发现墨碧上的木纹和门板的木纹是相吻合的。卢伟用局部的墨碧把木头自然而古老的痕迹表现了出来。玉与木,两种元素竟也是这么和谐。

这块老木头刚搬回来时,有一米八长,卢伟把它截成了三段,挑了纹路最漂亮的两段来做门板和门槛。木头底座完全没有经过任何粉饰,只是刨成了半扇小门的样子,卢伟想保留木纹原汁原味的样子。

在加工木板之前,卢伟事先拍下了木纹的样貌,再照着木纹原本的样子雕在了墨碧上。有时你真的分不清,哪块是玉,哪块是木。

再回看墨碧这块玉料,它是一块局部带有花纹的玉石。卢伟说,如果用它做玉牌那一定是不行的,不过用来做这样一件工艺品,却达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细看那团花纹,犹如身处苏州园林之中的假山,竹林掩映,随风变换着形态,若隐若现。

整件作品远观有历史剪影的效果,“铜锁”的组件是可以拆卸的,把门锁拆卸下来单独拿在手上,亦是一件宝贝。

卢伟虽然已经是第四年获得子冈杯金奖,但得知自己获奖的那一刻依然十分高兴。今年入围的作品共有六七百件,获得金奖的仅有二十几名,可见其含金量之高。

业开千秋 古老的国门打开了

卢伟特别提到了关于《业开千秋》这个作品名。这件玉雕作品一开始并不叫这个名字,而叫《锁清秋》,出处是李煜《相见欢》中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后来,卢伟和苏州美术馆副馆长杨文涛一同商量,发现《锁清秋》这个名字太过悲凉、封闭。

锁并不是只能象征“锁上”的封闭状态,同样也可以将它打开。于是“清秋”不再萧瑟,换为了代代“千秋”,“锁”不再关上大门,而是“开”起了祖国大业。

《业开千秋》也是在歌颂这个时代。卢伟认为,当下的中国可以说是最靠近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时代,他感觉到了身边文化氛围的变化。从2006年开始,国家的文化工艺产业就在不断地走向繁荣,手艺人们也只有处在安稳的社会环境中,才能静心创作。

最近,社会在传递这样一种正能量:“古老的国门要打开,我们要有文化自信,做文化大国。”另外,讲好中国故事,也是宣传文化工作者需要努力做到的。

卢伟的作品竟如此契合当今的时代精神。《业开千秋》正是一扇准备开启的大门,沧桑的木纹、精美的“铜锁”,如同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个见证片段,在向世界诉说着中国的故事。

这里面有一位中国人对儿时的怀念、有对故土物是人非的思考......在人们的心里,一直伫立着一间老屋,屋门一直向你敞开着。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