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仔”到中华玉雕大师,梁容区用23年潜心雕琢“玉上人生”

图:梁容区在进行玉器雕琢创作。宋福亮 摄

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玉石,通过他的一双妙手雕琢,便如施了“魔法”般,被赋予了独有的生命力,佛像、观音、玉葫芦、锦鲤……一件件宝物,线条灵动,感染力强。

他叫梁容区,中华玉雕大师。初见,便被他身上的艺术气息所感染,身穿棉麻布褂,留着一小撮山羊胡,手戴长串佛珠,言语幽默,快意潇洒。从1993年“无心插柳”进入玉雕厂当学徒至今,梁容区已在“玉海”沉浮23载,玉雕于他,是生活,是艺术,更是心灵的一处栖息地。

机缘巧合,“混口饭吃”让天赋得以展现

梁容区是土生土长的阳江人,上世纪90年代初,他辍学往东莞一家毛衣厂打工,但毫无技术含量的流水线,让他深觉索然无味,便毅然辞了工作。“那时,虽然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但却十分明白这不是自己要的。”梁容区回忆,即使可能面临“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困境,但自己还是勇气满满。

在街上游荡找工作的日子里,一家玉石加工厂招收学徒的广告纸赫然闯入了他的视线,只因上面的招工要求写着“美术”二字,这让从小就偏爱美术的他,两眼放光。梁容区说,虽然学徒工资低,但可以发挥自己的美术爱好,更重要的是当时他急需“混口饭吃”。

就这样,梁容区在画了一只鸡后,便成功迈进了玉石加工厂,同批的还有其他60多名学徒。初进厂时,面对琳琅满目的雕刻工具,他懵了!在师傅的指导下,他苦练基本功,先熟悉工具,在图纸上画画,在石头上雕刻,几个月后再在玉石上雕刻简单图案。

有天赋又刻苦钻研的他,虽是同批中的佼佼者,但也是同批学徒中学习时间最久的,一学就是6年。“当时,玉雕行业刚刚起步,学徒一旦学到了点手艺,很快会被挖走。”他感慨地说,当时看着大家相继离开,在外拿着高薪,自己难免心理不平衡,但感谢自己的坚持,用6年打好了基础。如今,曾和他一起学艺的60多个师兄弟,在业内能有立足之地的寥寥可数。

追求创意,投身玉雕作品的自主设计

20多年来,他辗转各地,从东莞到揭阳,到中山,再到云南。他的玉雕水平也不断提高,在业内声名鹊起。2003年,31岁的梁容区以年薪30万元的身价应聘到南海平洲。之后,一家玉雕厂更是开出100万元的年薪,但梁容区拒绝了,他选择自己创业。

“即使拿再高的薪水,也是为别人打工,打工就有限制。有艺术灵感的人,需要自由发挥的空间。”梁容区说,自己不想让玉雕变成工厂式的生产,也不愿自己的技艺被太多框架束缚。2006年,梁容区辞去高薪工作,在佛山开办了麦翠珠宝工作室。

开办工作室后,梁容区已经不满足于普通的玉石加工,他将工作重心完全转移到玉雕作品的自主设计、创作上来。“玉雕也要跟随时代的变化来创新。”梁容区说,创新是个简单+复杂的过程,既要有创意,又要别人能够接受,因为玉雕本就是在高成本的原料里表现艺术,风险极高。

“雕刻一件作品耗时耗力,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大一些的甚至要一年多。”梁容区说。如今,他重质不重量,只想雕自己想雕的作品,有灵感和文化的东西才是艺术。尽管如此,慕名而来请他雕刻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梁容区的作品虽然大多已受到市场的认可,但他有居安思危的认识,希望寻求工艺上的进一步突破。2011年,他与友人陈義一起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宋世义为师,将宋大师的长处结合他的个人创作风格,从而形成新的风格。

守护传承,希望玉雕在鼍城生根发芽

技艺之上,就是修为。2013年,为在家乡阳江发展玉雕产业,梁容区搬着“玉雕大师梁容区工作室”的牌子,在阳江市区开办了第二家工作室,室内悬挂着省人社厅颁发的“梁容区玉石雕刻省级技师工作站”牌匾。

走进梁容区位于金山路边的麦翠珠宝工作室,一楼柜台摆放着他和徒弟们创作的各类玉雕。屏风后面,两名新学徒正在灯下拿着石头苦练基本功。梁容区说,从2006年至今10年间,他已收了100多个学徒,如今大徒弟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并开始带徒弟。2013年回到阳江后,梁容区开始在阳江本地招收学徒,如今已有七八个。

“阳江没有玉雕的历史,如果想让这门技艺在阳江发展,就得一代代传承下去。”梁容区说,自己是阳江人,所以希望自己的技艺能在阳江留得下。他介绍,学习玉雕刚开始的3年都是在打基础,所以学徒一定要自身喜欢且自愿学习,培养的过程中,学徒除了天赋,还要加上坚持和恒心,若有太多杂念,很难潜心创作。

在梁容区看来,工匠需要培养,通过师徒传承,千刀万刻练就一条流畅的线条;而大师,除了这样的苦练,决定他能走多远的是悟性,更大程度上来说是天分。

采访结束之际,梁容区带我们参观了他的创作场地,桌上摆放着形态各异的玉石。他说,大家看到的每一件美物背后,是几十种工具,对一条条线条的细心勾勒。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