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创作中的创意和升华

孔子说,品质高洁的君子,应该像玉石一样,具备上天赋予他的各种品德。《礼记·聘义》中有记:‘夫昔者, 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在儒家学说的影响下,玉器不仅是王权的象征,还是君子人格化的代表。

玉石是天地精气的结晶,俗话说“玉在则魂在”,玉石是有灵性有思想的。在跟随赵平大师学习玉石雕刻的道路中,我逐渐领悟到,玉雕不仅仅是艺术行为,更是一种综合修养的行为。

要想做艺术,先要懂得做人。一件玉器,它的缺点和优点都毫不保留的呈现出来,这是它的诚实;鲜明色彩的相互衬托,却又互不侵犯,这是它的宽容。具备这些品德是每一位治玉人毕生的追求。

佛曰:“实无所舍,亦无所得”,万事万物皆在“舍得”之中成就自身。在玉石雕刻的过程中,有工艺上的取舍,更有玉雕大师对价值的取舍。在学习玉雕的过程中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至关重要,很多时候因为玉雕大师的价值观太强,往往心中有所顾忌,无法真正大胆去料,这就导致玉雕大师无法突破自我。

舍与不舍是要拥有超越境界,对已得的东西进行决断的情怀和智慧,舍得就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只有真正把握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才能把握人生的钥匙和成功的机遇。在十多年的玉雕创作中,我始终用舍与得辩证的看待自己,争取有更高的造就。

玉雕即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也是文化选择的结果,佛教丰富了玉雕艺术,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产生了两个重要的玉雕形象:观音和弥勒佛。“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 慈悲即观音,在中国妇孺皆知,弥勒佛在民间也普遍受到信奉,深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重。

玉雕是采用天然玉质材料,由人类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具有经济价值和审美意义的实体。玉雕创作不是商业化批量生产,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具有相当的艺术性。

在创作的过程中,我结合宗教文化,把玉的自然质地和艺术有机地相结合,通过圆润流畅而生动的线条,让宗教的价值关怀得以呈现,慈悲、福气、乐生这些理念在观音像的光泽中得到表达,在弥勒佛的开怀中得到诠释。此外我充分运用章法,遵循形式美、对比美、协调美的原则,从而使作品臻于完美。


2009年我创办了浩锐玉雕工作室,在我看来,玉雕的创作旨在于推广玉石文化,玉石的美丽不在于外表,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当今社会,玉器更多的成为人们喜爱的首饰制品,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愉悦,一种美好,更是一种传承。

       林浩锐简介

林浩锐,1988年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市,擅长人物,花件、人像雕刻。现为亚洲工艺美术大师,是民间玉雕杰出人才。代表作有《嫦娥奔月》,《四壁观音》,《观音》,《随行佛》,《满堂子孙》。

人物生平

2003年师从工艺美术大师玉雕大师赵平学习雕刻;

2009年创建“浩锐玉雕工作室”。

获奖经历

2014年作品《满堂子孙》获揭阳玉雕“莲花奖”铜奖;

2014年作品《观音》获揭阳工艺美术“莲花奖”金奖;

2014年作品《四壁观音》获揭阳玉雕“莲花奖”银奖;

2014年作品《嫦娥奔月》获揭阳玉雕“莲花奖”金奖;

2014年作品《随行佛》获揭阳工艺美术“莲花奖”金奖;

2014年作品《普慈观音》获揭阳工艺美术“莲花奖”金奖。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