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被称为“东方犹太”,他们从倒卖到作坊到工厂,从家门口到全国到全球,用他们的商业智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斗志,实现了最初的财富积累,之后开始沉迷与更快速的商业投资,开始炒房。这个让无数人羡慕嫉妒恨的神秘群体,究竟缘何崛起?温州人与和田玉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房价一上涨,很多人就会联想到炒房团;一说起炒房团,人们就会不自觉会在前面加“温州”。温州炒房团:从2000年开始温州人开始在上海、杭州、苏州、厦门、北京、宁波、金华等地置业。温州的房地产开发规模相当于江西一个省的总量,而温州市区的人口不过100万多一点。

疯狂的温州炒房团

炒遍中国,炒向世界

就这样,温州看房团在惊人的豪买中跃上历史舞台。而温州人敢这么干,不是没有原因的。上世纪90年代,温州中小企业异军突起,大小老板们都手握百万量级的闲散资金,四处为钱找出路。此时,中国房地产业和城镇化的趋势渐起,嗅觉灵敏的温州人迅速捕捉商机,从1998年开始涌入温州楼市。短短3年,就把温州房价从2000元/平方米炒到7000元/平方米。

不管干什么,温州人都爱抱团。做生意如此,炒房更是如此。最开始,温州人组团是希望买房时能有个商量。他们相信一人看难免看走眼,一群人共进退,都能相中的楼盘肯定错不了。当然,抱团买房最大好处还是能议价,跟开发商集体砍价,折扣肯定比一个人来得大。很快,江湖上便流传起各种各样的温州人炒房故事。

“温州炒房团”迅速横扫中国各大城市,每到一处都掀起购房狂潮,引发的大声叫好与愤怒声讨都不绝于耳。有媒体报道,当年的“温州炒房团”总人数突破10万,撬动民间资金高达1000亿。这些数字显然以讹传讹,并不确切;但它显示出的资本力量,却横扫一切。

印象中,人们以为“温州炒房团”一掷千金,肯定个个都是大小老板企业家。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炒房团跟旅行团差不多,有老板有白领有村民,甚至还有赋闲在家的太太和老太太。这与温州的家庭结构有关,很多温州家庭都是男主外做生意,女主内管投资。炒房热一兴起,男人们没空走四方,太太们就带着钞票闯天下。

在温州农村,还有一股令人咋舌的“金融力量”——老太太。她们其貌不扬,却是村子里公认的资金中转人,讲信用、有地位。不论谁手里有闲钱,都会跑到村中的老太太那去登记寄存,利息高、有保障。不论谁做生意要借钱,数百万的资金老太太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信用极佳。

温州媒体看准了“太太”们手握重金,很快组织起专门的“太太看房团”,为她们提供最新最准的房产信息。“太太炒房团”犹如旋风,横扫上海的房展会。比对着温州的高房价,她们去哪儿买房都觉得很便宜。

“温州炒房团”迅速将上海、杭州“攻占”,接着开始向全国进军。他们足迹遍及各大中心与省会城市,后来连二线、三线城市也不放过。他们往往大批采购,连片购买,不为居住,只为收租或转手套利,俨然成为操纵楼市的资本大鳄。

但如今再房价高涨的今天,练温州炒房团都开始退缩了,“一线楼市“高烧,“我们都不敢炒”!

温州人炒高了和田玉?

大部分温州人并不懂和田玉

哪里有高利润的生意,哪里便有温州人,恐怕和田玉与翡翠生意也是如此。

温州人与珠宝关系极为密切,由于翡翠的价位已炒得过高,同样的级别,翡翠的价格往往高于和田玉。特别是在3年前,不少“温州炒房团”就开始瞄准了和田玉。和田玉市场中也陆续有大笔资金进入。

这些无孔不入的投资者们既有眼光、而且具有团队精神,他们只接受上等好料,或者直接到矿厂购买原料,或者自己投资开采原料。这些动辄上千亿元的资金囤积了大量货源。除此以外,江浙、上海的投资者也纷纷介入。庆幸的是他们还未对和田玉市场有太大的影响。

有人说,2009年开始,温州人又炒高了和田玉,事实上,温州的和田玉市场非常小,大部分的温州人不懂软玉和田玉,更习惯购买硬玉翡翠,温州的高档商场还是翡翠的天下。温州人从翡翠高端市场撤出而转向和田玉市场,这无不是对和田玉市场的拉动,但是单靠这些购买力不太可能炒高和田玉,和田玉的价值上涨,与更多的原因有关。

简单地说,和田玉价格的变化,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同时也是随着人们的需求而变化的。但和田玉又不同于一般商品,它很难形成一种固定的价格模式。玉无价的特征,还真是时时顽强地显现出来。你看,即便市场如此冷清,商家却将好玉放进了保险柜,惜卖惜售。许多玩家,手中的好玉,也绝不轻易出手。一时的市场冷清,却正可能孕育着更猛烈的涨势。对于和田玉价格的探求,有时如同探秘,叫人百思不解。

和田玉因为其独特的文化,将很多真正想要炒作的人置之门外,整个和田玉市场也不是哪个卖家可以操控的。而正是因为有你有我有了这源源不断的玉器市场,有了挚爱籽料、挚爱和田玉文化的一族,才有了今天的和田玉!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

相关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