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籽料可以没有皮色,但必须要有毛孔,可以说毛孔算是籽料的一个身份证。但如今这个身份证也被造假者利用,那么毛孔的造假方式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识别呢?本文我们就来深度了解——毛孔的造假。

籽料的毛孔

毛孔是次生的,籽料在河流中经千万年冲刷、翻滚、磕碰,表面质地松软的部位和侵蚀受伤裂痕处慢慢长出了“皮”色和“毛孔”,皮是一些金属元素的侵蚀融入造成的;而“毛孔”是长期冲刷和侵蚀导致的。

毛孔就是籽料表皮上充满像皮肤毛孔一样的细小砂眼,呈现出凹凸不平的麻皮坑状,类似人体汗毛孔,故形象称之为籽料“毛孔”。真正的籽料无论多么细腻,表面都有细细密密的毛孔,具有毛孔是籽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那么籽料上的毛孔有什么特点呢?真正的籽料看上去很自然,大小不等、有高有低、凹凸不平、错落有致、分布不均。一般凹下去的部分毛孔粗大,凸起的部分毛孔则细腻,此外,毛孔里外光泽度一致,温润柔和。

有一种说法认为,可以通过毛孔可以大概分析料子的粗细:料子肉质较松的情况下毛孔不会小;当毛孔很细的情况下料子肉质通常很细!其实这并不完全准确。如果某个籽的毛孔粗大,显得有疏有密有坑有点,可能是由于其受到的撞击程度太强,而不一定意味着玉质较松。而有些玉龙河道上游的籽,毛孔显得没那么粗放,恰恰是因为玉质偏嫩,被河水“磨炼”的还不够。

如果对毛孔的感觉不熟悉的话,可以看河道里的一些鹅卵石,一般都会有毛孔,新手不妨捡回来自己揣摩。

日新月异的毛孔造假

对于造假者来说,皮色的造假不仅更难而且有时候染出来的东西适得其反,显得更假,而毛孔相比染色来说要低调的多,所以如今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假的光白籽,形状圆润,而且还有毛孔。那么这些毛孔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目前毛孔造假的主流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滚料

就是把一些切成块状的山料和碎石英或碎玛瑙一起,放到大型报废轮胎制成的滚筒里和水一起搅拌,因为相互之间的碰撞,出来的东西就会有一些坑状的擦痕,但是与真的毛孔比还是有较大区别的。

如今在市场我们能看到大量的造假光白籽很多都是用这种方法滚出来的,因为造假方式简单,所以如今光白籽的造假非常泛滥。

二、人工、机器凿毛孔

这种方法就是人为用雕刻工具里的金刚石尖针捣出毛孔来,这种刻意的捣出来给人一种深浅不一的感觉,之后用比较粗的油石打磨,会显得稍微自然一点。不过这种现在这种造假几乎没有了,因为太低端,大多会有太明显的划痕,属于一眼假。

就比如上图,这是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造假图片,如此明显的针捣孔,可以说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案例。但事实上,造假者会刻意避免留下如此一致和规律的针孔,上图这种造假也许只是一个新手的试炼罢了。

三、喷砂

什么是喷砂?喷砂是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铜矿砂、石英砂、金刚砂、铁砂、海南砂)高速喷射到需要处理的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外表面的外表或形状发生变化。

跟滚料差不多,喷砂也是撞击的原理,毛孔都是撞击出来的,一般喷砂的第一遍效果可能不太好,这时候就重复一些滚料、喷砂的流程,一遍不成就多弄几遍,如此反复,直到毛孔比较像为之。

喷砂出来的毛孔可以算得上比较像了,但依然缺少灵性,最大特点就是表面虽然有细微深浅的毛孔坑洞,但“太愣了”,很不自然。

四、酸蚀

喷砂出来的效果都不是很自然,怎么办?这就用到酸蚀这种方法了。经过喷砂或者凿出来的毛孔一般都很呆板生硬,经过酸咬之后,会变得自然一些。但酸蚀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留下酸蚀斑,就如下图:

上图中可以明显看出酸蚀后留下的痕迹,但造假者总会有办法,首先是控制酸蚀的强度,其次把这种带痕迹的料子在经过喷沙或再进一次滚筒,这时就很难辨别了,甚至很多行家也会为此买单,如果再做一些过腊处理,那就在相当程度上接近真正的毛孔了。

还一种酸蚀法,是先把滚圆好的玉料在强酸里泡一段时间,强酸会腐蚀玉料的表面,形成一个一个的小坑,而且玉料的局部会变的脆弱,然后再重复上面所讲的第一种造假,把玉料和石英玛瑙的碎片一起滚磨,经过强酸腐蚀的料子会更容易撞出一个一个小坑来,这样玉料表面的毛孔分布也很自然。如此造假出来的毛孔,杀伤力也是极大。

最后,传说如今又使用类似3D打印机的机器--打印复制到山料上面,成品只留一点点毛孔皮,再加上成熟的抛柔光技术,无论你是新手还是高手,看毛孔,只能靠猜了。

看毛孔的诀窍

那么看完以上技术先进的造假方式,我们改如何去识别它们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真正的毛孔,籽料的毛孔就象是人类的皮肤,阡陌纵横,并不是以单独一个坑或者一个点的形式而存在的,真的毛孔甭管粗细,都有很真实的脉络感,一个毛孔与另一个毛孔之间独立却又有着关联。

此外,看毛孔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就是,看籽料表面,一般来说凹下去的部分毛孔则粗大一下,因为凹下去的部分在河流中撞击的更加强烈一些,而凸起的部分毛孔则相对细腻,而且从细腻到粗大的过度是非常自然均匀的。

此外看毛孔要看侧光,从整体到局部,找准角度:

就像上图,有时候籽料的毛孔并不是那么明显,如果从侧面的角度,找到合适的光线,毛孔就比较明显了。而那些造假的毛孔,从侧面看表面会有一层光洁面,表面直观看上去毛孔都是顺着一个方向走的,没有那中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的感觉,而且有的部分凸起来的地方头是平的,那是磨过的,喷沙后不经过抛光打磨的话,喷沙面太粗糙也显示不出油脂的感觉。

假毛孔有时候看起来密密麻麻,但有一种不连续的凸起跟凹陷的感觉,显得非常不自然,没有天然毛孔那种疏朗连续的细密的感觉。

看毛孔,如果是原石的话分辨起来并不太难,难的是一些成品的造假。如今毛孔越做越好,尤其成品加工后局部留些是是而非的毛孔,仅仅留一小块,这对新手来讲很难判断。这时候就需要从毛孔、皮色、留皮位置角度、玉料本身结构、甚至工艺和物价是否与市场匹配等诸多方面来综合判断了。

现在皮孔的做假工艺非常厉害,但过于逼真反而假,天然的毛孔,其关键就在于那种在不同大小、疏密、深浅错杂不一的分布的复杂性,而这种天然的复杂性,是造假者远远不能达到的。不过因为毛孔本身就很细小,对这种细微区别的把握,也需要玩家们细细去揣摩。

温馨提示:《中华玉网》推荐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

相关商品